據(jù)外媒報道,據(jù)樂觀預測,等到2030年,可靠的自動駕駛汽車將投入商用。屆時,人們的出行方式將從傳統(tǒng)的交通方式轉向門到門服務。之前的分析表明,公共交通的市場份額將被自動駕駛汽車奪走,但交通使用變化對環(huán)境的影響幾乎沒有被考慮。現(xiàn)在,一項新研究表明,自動駕駛汽車的便利可能會以環(huán)境為代價。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最近發(fā)表了一篇論文,其通過陳述偏好調查揭示自動駕駛汽車的潛在用戶及由此產(chǎn)生的跟傳統(tǒng)交通方式的競爭水平闡述了自動駕駛汽車在使用階段的含義。結果顯示,由于從低碳密集型交通方式的轉變,所有研究類別的環(huán)境影響都將增加。另外,研究人員還證實,電動自動駕駛汽車的使用可能會改變這種環(huán)境結果。
自動駕駛汽車雖然有望在運輸運營、安全性和便捷性方面帶來顯著好處,但這些好處可能掩蓋了潛在的環(huán)境影響。顯然,自動駕駛汽車的采用將伴隨著人們出行行為的改變,但迄今為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上,而非交通方式轉變將導致的環(huán)境影響。因此,這項新研究基于能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顆粒物和污染物這四類來考察這些影響。
在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市進行的一項調查調查了人們對交通方式的態(tài)度。結果發(fā)現(xiàn),在私家車、自動出租車、公交車和自行車之間的選擇實驗中,受訪者有31%的時間會使用自動駕駛出租車,原因是它們理想的操作和模式屬性。相比之下,由于步行和等待的原因,公共汽車的進入時間明顯較長,個人車輛是中途選擇。然而,擁有私家車的通勤者選擇自動駕駛汽車的可能性較小,這意味著自動駕駛汽車主要跟公共交通工具競爭;因此,旨在減少個人汽車通勤的政策在減少環(huán)境影響方面可能并不完全成功。
然后研究人員通過一系列模擬測試了政策和服務變化的影響,這些模擬結果證實,自動駕駛汽車主要跟環(huán)保首選的交通方式公交車競爭。它們還表明,公交出行時間的減少將導致公交使用率的顯著增加。環(huán)境預測顯示,能源和污染類別的增幅在5.7%至6.85%之間,考慮到交通運輸占美國溫室氣體排放的28%,這是一個重大影響。
為了抵消自動駕駛汽車對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人員考慮使用電動自動駕駛汽車--只考慮使用階段。結果表明,在適當?shù)陌l(fā)電方式組合下,如果電動自動駕駛汽車的采用率超過40%,那么電動自動駕駛汽車是可以抵消自動駕駛汽車對環(huán)境的影響。
這項針對自動駕駛汽車使用階段環(huán)境影響的新研究將有助于研究人員和決策者充分挖掘自動駕駛汽車的潛力并與此同時將任何潛在的環(huán)境影響考慮在內。尋求部署自動駕駛汽車的城市將需要以既符合消費者采用模式又有利于環(huán)境的方式來引導其部署。
論文作者Wissam Kontar表示:“交通系統(tǒng)正處于重大范式轉變的邊緣。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等新興技術以及通勤行為的改變將對運營和環(huán)境產(chǎn)生重大影響。如果我們要打造一個高效和可持續(xù)的未來交通,那么將這些影響結合起來考慮是至關重要的。”
(原標題:研究:自動駕駛汽車便利性的背后可能是在以環(huán)境為代價)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wǎng)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wǎng))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wǎng)”,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shù)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lián)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