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火了,對無人機市場的各種分析和觀點也都出來了,有人說無人機市場巨大,將會帶領資本度過嚴冬迎來春天,也有人說無人機市場已經是一片泡沫。其實,無人機市場前景到底如何還有待時間去驗證。但那些只單純生產無人機的企業(yè)生存情況卻已開始變的不容樂觀。
消費級無人機遇冷
根據畢馬威和CBInsights日前共同發(fā)布的VenturePulse風投報告,無人機行業(yè)在今年第二季度一共進行了13筆融資,總計約1.06億美元;而在2016年第三季度,無人機領域卻只獲得了5500萬美元的投資(共計8筆),投資規(guī)??s水近半成。那么,到底是什么導致無人機風投遇冷?
自從無人機制造商大疆創(chuàng)新掌控了無人機市場70%的份額成為行業(yè)硬件大boss后,風險投資家們便開始四處尋覓軟件領域的投資目標。這主要是因為,無人機軟件公司能夠利用較少的資金完成既定的目標,并且可以靈活應對這個行業(yè)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變化。隨著而來的便是,對于一個只依賴無人機生存的公司,風險投資家們可能更愿意把錢投給那些利用無人機提供圖像和信息服務的企業(yè)。這是消費級無人機創(chuàng)業(yè)融資開始遇冷的重要原因,此外還有消費者需求的疲軟以及無人機本身價格的下降等原因。
多領域市場“掘金”變熱
當前,許多無人機廠商都高估了業(yè)余玩家對無人機的需求,卻沒有看到無人機在其他領域日益崛起的商機。隨著,消費級無人機的遇冷,無人機行業(yè)正面臨變革,許多創(chuàng)業(yè)公司正在將關注重點轉向特定的應用領域。包括亞馬遜和Zipline在內,許多公司也在積極開發(fā)送貨無人機,而惜敗于大疆的3DRobotics則籌謀著想無人機軟件供應商轉型。
這樣的情況已蔓延至整個行業(yè)。據業(yè)內人士預測,到2024年,消費類無人機的銷售額只有41.9億美元。其實無人機項目的開展并不是那么簡單。據悉,谷歌新的無人機已經試飛,然而這一項目的背后團隊即將收縮。谷歌無人機團隊正在裁員,并削減一些項目,很顯然在計劃淡出無人機領域。由此可見,僅僅只做無人機已經不足以滿足市場快速的發(fā)展步伐了。
輻射多領域將市場蛋糕做大
“無人機”是在2015年才真正進入安防公眾的視野,2014年到2015年無人機實現(xiàn)了數十倍的市場增長。未來十年,世界無人機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673億美元。而在民用上,隨著國內政策的放開,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或將在未來3-5年內,迎來應用高潮。預計未來15年,民用無人機領域的市場規(guī)模將不低于1000億。
隨著無人機在視覺、感知等智能技術上的突破,一個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廣闊市場或許正在打開。除了用來航拍,其實無人機有許多應用領域,未來無人機很可能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應用場景。可用于公安緝毒、反走私等準軍事目的,也可用于消防救援、醫(yī)療救護、抗震救災等,還可用于農業(yè)植保、環(huán)境監(jiān)測、電力巡線,可替代危險的高空作業(yè)、艱苦作業(yè)、有毒有害作業(yè)等。可以說,無人機未來就是空中智能機器人,能夠完全替代人自主完成各種空中作業(yè);同時與成像系統(tǒng)等結合,將應用場景延伸至各個行業(yè),如商業(yè)應用方面可用于快遞行業(yè)、影視制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