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36氪的消息顯示,小米汽車的動力電池已經敲定了兩家主力供應商,分別為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旗下的弗迪電池。
關于采用的電池具體信息,同樣是來自36氪此前的報道顯示,小米汽車首款車規(guī)劃了高低兩個配置,低配車型計劃采用400V電壓平臺,高配車型計劃采用800V電壓平臺。相應的,低配車型會搭載弗迪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而高配車型會搭載寧德時代最新推出的三元麒麟電池。
不過,據消息人士透露,小米汽車采用的麒麟電池可能在充電倍率、熱管理等方面有所定制,在寧德時代內部叫做“金麒麟”。
針對上述信息,小米方面尚未做出回應。
押注鈉電池材料
除了敲定電池方案,小米在電池領域的投資范圍越來越廣。
近日,深圳珈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珈鈉能源”)宣布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順為資本獨家投資。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中試線搭建、廠房建設、人員擴充等方面。
據悉,順為資本由小米雷軍和許達來于2011年共同創(chuàng)辦,截至目前,順為資本與小米合作的項目已經超過30個。
許達來此前接受采訪時透露,作為共同創(chuàng)始人,雷軍會參與順為的所有重大決策,對于順為所投的項目也會親自把關。因此,市場認為順為資本就是小米體系的重要成員之一。
來自順為資本官方消息顯示,珈鈉能源成立于2022年4月,是一家鈉離子電池關鍵材料生產商,主要產品包括聚陰離子型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和生物質硬碳負極材料。
由此而言,順為資本獨家投資珈鈉能源被看作是小米拓展電池領域布局的又一舉措。
據了解,珈鈉能源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科學家曹余良為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在鈉離子電池材料技術領域有10余年的經驗沉淀。
對于鈉離子電池的前景被市場看好的原因,曹余良教授表示,“去年其實是一個重要的契機,主要是因為去年鋰的價格從五萬/噸漲到五十萬/噸,鈉的成本優(yōu)勢才開始凸顯,鈉離子電池也開始從實驗室邁入到產業(yè)化階段。”
鈉離子電池目前仍處于發(fā)展階段,正極材料的研發(fā)和突破是比較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目前市場上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主要有過渡金屬氧化物、普魯士藍(白)類化合物、聚陰離子化合物三大路線。然而,不同于市場上其他企業(yè)大多采用前兩種材料體系的選擇,珈鈉能源采用的是聚陰離子型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曹余良表示,這主要是基于對公司未來面向大規(guī)模儲能市場所做出的判斷。
也就是說,未來珈鈉能源的主攻市場為儲能。
產品方面,目前用珈鈉能源自產的鐵基磷酸鹽和鐵基硫酸鹽正極材料,組裝成大容量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應可達到100Wh/kg和120Wh/kg。
產能建設方面,珈鈉能源正處于小中試階段,具備初期產業(yè)化、十公斤級的產品制備實力,并已送樣給電池頭部企業(yè)進行全電池測試、驗證。同時,珈鈉能源正在籌劃百噸級的中試線,預計明年4月實現中試線產品穩(wěn)定輸出。
小米加速擴張新能源版圖
據業(yè)內不完全統計,過去幾年包括小米集團、雷軍個人的天使投資機構順為創(chuàng)業(yè)、湖北小米長江產業(yè)基金、順為資本等,已先后投資了超40家汽車產業(yè)鏈企業(yè),主要涵蓋整車、芯片、電池、出行、汽車后市場等領域。
進入2022年,小米及其體系內的成員加速擴張新能源版圖,再次投資了電池企業(yè),并將投資觸角延伸至鋰電池原材料及電動汽車超充服務領域。
在電池端,3月24日,湖北小米長江產業(yè)基金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新增對外投資,新增投資企業(yè)為衛(wèi)藍新能源,投資比例1%。且華為關聯公司深圳哈勃科技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也參與了此次增資。
而在2021年11月底,衛(wèi)藍新能源完成了約5億元的C輪融資,小米集團和華為也曾出資入股,C輪融資后衛(wèi)藍新能源估值約50億元。
衛(wèi)藍新能源是一家固態(tài)鋰電池研發(fā)商,與上汽、一汽、蔚來等知名企業(yè)達成了戰(zhàn)略合作,與蔚來合作的混合固液電池預計在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開始量產。
維科網鋰電注意到,深圳哈勃投資在4月新增對外投資,投資對象為鈉離子電池產業(yè)公司中科海鈉,持股比例約為13.33%,成為中科海鈉第三大股東。
不得不說,小米和華為這兩大互聯網巨頭在電池領域的投資方向甚是有默契。
不過,小米對電池領域的投資更為深入。更早之前,小米還投資了珠海冠宇、贛鋒鋰電、蜂巢能源、中創(chuàng)新航4家電池企業(yè)。
在原材料端,5月13日,鋰電池電解液供應商湖南法恩萊特發(fā)生工商變更,新增北京小米智造股權投資基金、湖北小米長江產業(yè)基金為股東,同時公司注冊資本由1.19億元增加至1.32億元,增幅11.11%。
在儲充檢端,5月28日,瀚星創(chuàng)投出資791.35萬元認繳快卜新能源注冊資本,持股比例為11.9994%。小米科技,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持有瀚星創(chuàng)投的總股權比例高達77.8022%。
目前快卜新能源主要為客戶提供電動汽車充電運營、服務解決方案。前三大股東分別是百城新能源(持股38.6661%)、寧德時代(持股37.1498%)與瀚星創(chuàng)投。
總結
除了敲定動力電池供應商,小米汽車的另一核心零部件智能駕駛計算平臺也確定了合作伙伴。同樣是按照高低兩款配置,小米汽車在高配車型上會采用英偉達Orin芯片,由德賽西威提供域控制器,而在低配車上,將采用大陸集團的域控制器產品。
小米汽車預計將在2024年上半年交付首款車型,距離這一目標不到兩年的時間了,因此小米針對供應鏈的布局提速實屬情理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車的規(guī)劃是第一年銷售10萬臺,此后3年累計交付90萬臺車。如此大膽的預期目標,意味著小米汽車在供應鏈的合作談判上先天擁有極為有利的籌碼,進一步看,后續(xù)小米汽車或許還會納入新的電池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