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儀器儀表與測量控制科學技術進步離不開突出成績的科技工作者,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評選出12位儀器儀表科技人員,授予榮譽稱號。
1、汪德昭
男,1905.12-1998.12,江蘇灌云人。聲學儀器專家。*院士。曾任*教科文組織前總干事所設的科學家小組成員,*器材局局長,無線電電子學研究所副所長,聲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聲學學會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
汪德昭先后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專任研究員,研究指導主任。1947-1948年應F·約里奧·居里的聘請,任法國原子能委員會顧問。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是法國科學研究中心國防研究機構(gòu)中惟一的外籍科學家,同朗之萬一起從事聲納的研究。所創(chuàng)立的關于大小離子平衡態(tài)研究的新理論被學術界稱為“朗之萬-汪德昭-布里加理論”。1956年回國后任*研究員。1958年開始從事水聲學的研究,從組建隊伍到開展研究,做了一系列奠基性工作,培養(yǎng)出一批研究和技術人才,為該領域科研、國防和技術現(xiàn)代化作出杰出貢獻。
汪德昭1945年被法國*授予虞格大獎,1981年西歐法語區(qū)聲學家協(xié)會授予榮譽獎章,1983年巴黎市長授予巴黎市榮譽獎章,同年應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的邀請訪法。
2、王大珩
男,1915年2月生,江蘇蘇州人。應用光學與儀器儀表專家。*、*院士。曾任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至六屆*代表,第三、七屆*委員?,F(xiàn)任中國光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名譽理事長。
王大珩是我國光學事業(yè)奠基人之一。指導研制成功多種光學觀察設備。六十年代以來,制成中國*臺激光器,*臺大型光測裝備和眾多國防光學儀器。七十年代主持制定了全國*個遙感科學規(guī)劃,*了綜合性的航空遙感試驗。1986年3月和陳芳允、楊嘉墀、王淦昌3名科學家聯(lián)名向*提出“發(fā)展中國的戰(zhàn)略性高技術”的建議,由此*發(fā)出了“高技術發(fā)展計劃綱要”的通知,這一“綱要”被稱為“863計劃”。1995年、2000年兩次針對我國儀器儀表工業(yè)發(fā)展滯后的嚴峻形勢,發(fā)起多名院士共同聯(lián)名提出建議,并對全國儀器儀表行業(yè)進行調(diào)研,寫出專項調(diào)研報告和發(fā)展政策建議,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儀器儀表科技與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王大珩1979年獲全國勞動*稱號;1985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95年1月獲得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獎”;1999年獲得“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3、楊嘉墀
男,1919.7-2006.6,江蘇吳江人。航天技術和自動控制專家,儀器儀表與自動化專家,自動檢測學的奠基者。宇航*院士,*院士。歷任*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長,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航天工業(yè)部總工程師。曾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
楊嘉墀長期致力于我國科學技術和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參與中國空間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的制訂,是*早期開展航天技術研究的專家之一。*和參加我國*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姿態(tài)測量系統(tǒng)的研制。是空間技術分系統(tǒng)的設計師,在我國返回式衛(wèi)星姿態(tài)控制系統(tǒng)方案論證和技術設計中,提出一系列*可行的設計思想。*研制的返回式衛(wèi)星姿態(tài)系統(tǒng)及數(shù)據(jù)分析指標達到當時*水平。指導研制為爆炸試驗所需的檢測技術及設備等重大科研項目。
楊嘉墀1984年獲航天部勞動*稱號;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0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1年被航空航天部批準為有突出貢獻的老專家;1995年獲*陳嘉庚信息科學獎;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同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4、母國光
男,1931年1月生,遼寧錦西人。光學與儀器儀表專家。*院士,第三世界*院士。美國光學學會會員兼顧問,曾當選光學委員會(ICO)副會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名譽副理事長,天津市*主席。
母國光長期從事光學和應用光學的研究。在白光光學圖象處理、光學模式識別、機器視覺、褪色膠片的彩色恢復、彩色膠片的檔案存貯、黑白片作彩色攝影和顯示、菲涅爾全息和串碼濾波的三維目標的識別、假彩色編碼以及光學神經(jīng)網(wǎng)絡模式及其在識別中應用等方面的研究,都提出重要的新概念和新技術,發(fā)展了現(xiàn)代光學信息處理學科。設計并研制出多種新型光學儀器和器件,如“白光光學圖象處理系統(tǒng)”、“彩色電視顯象管涂屏用的光學校正鏡”、“防空預警雷達信號的光學投影系統(tǒng)”、“錐軸深橢球冷反光鏡”等。
母國光曾先后獲得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國家發(fā)明二等獎、三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全國高等學??萍?工作者,光華科技一等獎,以及199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
5、金國藩
男,1929年1月生,浙江紹興人。光學儀器專家。*院士。光學委員會副主席。歷任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副主任。現(xiàn)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名譽副理事長。
金國藩長期從事光學儀器及應用光學技術研究。主持研制了我國*臺三座標光柵測量機。*可擦除盤機、激光陀螺等研究工作,創(chuàng)造了一種可寫可擦光學頭,地將激光陀螺用于測量弱磁場。在國內(nèi)研究計算全息、光計算及二元光學。有創(chuàng)見地提出了脈沖調(diào)制理論解釋計算全息及空間域濾波的新概念,寫出了國內(nèi)*本《計算全息圖》、《二元光學》專著,開創(chuàng)性地將計算全息用于制作凹面光柵及光學合成孔徑雷達信號處理等。研制成功的二元光學激光分束器,具有水平?,F(xiàn)從事光學體全息存儲與衍射光學研究。
金國藩曾獲全國科技大會與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6、莊松林
男,1940年8月生,江蘇溧陽人。光學儀器專家。*院士。光學工程學會和美國光學學會*會員?,F(xiàn)任中國計量學院院長,上海理工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理事長。
莊松林長期從事應用光學、光學工程和光電子學的研究,設計了百余種光學系統(tǒng)及儀器,是國內(nèi)開展光學系統(tǒng)CAD的研究者。主持完成了大的光學儀器設計軟件系統(tǒng),在統(tǒng)計試驗總極值*化方法極公差的非線性模型等方面取得性成果。在光學像心理物理實驗研究方面開展了國內(nèi)*性的工作。對非相干光學信息處理及彩虹全息技術作了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被譽為“現(xiàn)代白光信息處理的主要貢獻者之一”。在復物體的位相恢復研究中提出多種光學方法,開創(chuàng)了該領域研究的新方向。所研制的CdSe(硒化鎘)液晶光閥達到了當時*水平。在梯度折射率光學材料、光柵衍射矢量模態(tài)理論、高速光學多通道模/數(shù)變換和光通信無源期間和高密度光存儲技術等研究中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先后在國內(nèi)外重要刊物上發(fā)表論文140余篇,著有《光學傳遞函數(shù)》一書。
莊松林被評為*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上海市勞動*,獲得*屆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獎,突出貢獻回國人員榮譽稱號。
7、張鐘華
男,1940年7月生,江蘇蘇州人。計量學專家。*院士?,F(xiàn)任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量子室主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儀器儀表學報》主編。
張鐘華70年代擔任“國家電容基準”研制工作。該基準運行20多年情況良好,居*水平,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80年代負責“建立超導強磁場標準”,6項主要技術居世界地位,經(jīng)濟效益明顯。1987-2004年負責建立“量子化霍爾電阻基準”,解決了一系列國外尚未提出過的技術難題,使該基準的準確度比國外水平高十多倍,并在2004年由計量委員會組織的關鍵比對中得到證實,水平為世界*。
199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03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獎。
8、孫優(yōu)賢
男,1940年12月生,浙江諸暨人。工業(yè)自動化專家。*院士?,F(xiàn)任浙江大學現(xiàn)代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工業(yè)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自控聯(lián)制漿造紙委員會副主席,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名譽副理事長,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
孫優(yōu)賢在現(xiàn)代控制工程領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針對復雜工業(yè)系統(tǒng)的高度不確定性、高度非線性、高度關聯(lián)性、特大純滯后和信息不*性等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系統(tǒng)建模技術、*控制技術、在線優(yōu)化技術、故障診斷技術、容錯控制技術、系統(tǒng)集成技術和綜合自動化技術,并在大型工業(yè)裝置中得到成功應用,初步建立了現(xiàn)代控制工程的方法論體系。*建立了我國*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了制漿、造紙、生物化工等大型生產(chǎn)線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軟件總體設計中的重大關鍵技術,成功地研制了Supcon集散控制系統(tǒng)、現(xiàn)場總線控制系統(tǒng)、SunyTDCS9200工業(yè)控制計算機系統(tǒng),以及綜合自動化系統(tǒng)的硬件平臺和軟件平臺,并實現(xiàn)了產(chǎn)業(yè)化,在制漿造紙、生物化工自動化工程領域,針對大型企業(yè)的各個生產(chǎn)過程,建立了24種動態(tài)數(shù)學模型,開發(fā)了25種控制算法,18種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研制了6種造紙儀表和12個軟測量軟件,并在20多個省市推廣應用,取得了重大的經(jīng)濟效益。
孫優(yōu)賢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各1項,國家教學成果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15項。
9、龔惠興
男,1940年7月生,上海人。航天遙感、光電技術專家。*院士?,F(xiàn)任國家高技術航天領域?qū)<椅瘑T會主任,有效載荷專業(yè)組顧問,*委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名譽副理事長。
龔惠興早期從事紅外地平儀研制,用于我國通訊衛(wèi)星飛行姿態(tài)測量。70年代中期起,在**行航天紅外遙感儀器--可見紅外掃描輻射計的研制,解決了系統(tǒng)設計、性能檢驗和輻射定標方法,提出增加海洋觀測通道,為風云一號氣象衛(wèi)星的成功、衛(wèi)星海洋遙感提前起步和使我國航天遙感從膠片攝影發(fā)展到光電傳輸探測做出了貢獻。提出并完成了風云一號——03、-04星的十通道掃描輻射計的研制,該衛(wèi)星2000年起被*世界氣象組織列為業(yè)務衛(wèi)星。1992年-1994年初任國家載人飛船工程應用系統(tǒng)總設計師,推進了我國航天遙感和空間科學實驗技術的發(fā)展。提出并研制了“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在神舟三號飛船上運行試驗成功。成功地進行了多次生物材料的空間微重力長晶試驗。
龔惠興2000年獲何梁何利技術科學獎;2004年獲*杰出科技成就獎;2004年榮獲“第五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10、葉聲華
男,1934年6月生,湖北省沙市人。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專家。*院士?,F(xiàn)任天津大學精密儀器系教授、博導、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光機電儀器及技術分會副理事長。
葉聲華在國內(nèi)將激光技術引入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領域,出版“激光在精密計量中的應用”、“激光測量技術”等多部著作,發(fā)展了一系列非接觸、在線測量新原理和新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激光準直儀系列,用于高層建筑電梯軌道安裝,以及船舶軸系的準直測量;視覺測量技術,成功應用于不同類型汽車車身尺寸的在線測量,目前正用于大飛機的尺寸和形狀測量;幾何量測量儀器的現(xiàn)場標定技術;機器人柔性測量系統(tǒng)已通過招標,成功應用于多個汽車廠。
葉聲華曾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模等稱號。1997年獲國家成果教學獎,199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9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5年獲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2007年獲“何梁何利”科技獎。
11、盧佩章
男,1925年10月生,福建省永定縣人。分析化學家。*院士。曾任中國色譜學會理事長,曾任《色譜》雜志主編,《色譜(HRC&CC)》等雜志編委?,F(xiàn)任中國色譜學會名譽理事長。
盧佩章主要從事以色譜為主的分析化學研究,是中國色譜分析的者之一。建國初期,完成了“熔鐵催化劑水煤氣合成液體燃料及化工產(chǎn)品”項目。為開創(chuàng)中國色譜學科,開展了氣相色譜及液相色譜理論、新技術發(fā)展及其應用方面的研究。“液態(tài)燃料的費一托合成研究(氣相色譜應用于產(chǎn)品的分析)”獲*屆中國自然科學三等獎。發(fā)展了腐蝕性氣體色譜等一系列國防分析技術和儀器,*。開展了液相色譜的研究,研究成功K-1型細內(nèi)徑液相色譜柱,達到*水平。八十年代以來,他*開展了具有水平的色譜專家系統(tǒng)理論、技術及軟件開發(fā)等方面的研究。發(fā)表學術論文250余篇,編寫出版《色譜理論基礎》等7部專著,出版了《盧佩章選集》。
盧佩章獲*榮譽獎和前蘇聯(lián)色譜學會的Zwett獎、美國傳記研究所的“世界終身成就獎”(WorldlifetimeAchievementAward)。
12、吳欽煒
男,1922年12月生,江蘇常州人。自動化儀表專家。歷任上海熱工儀表研究所室主任、工程師,上海工業(yè)自動化儀表研究所總工程師、所長,國家儀器儀表總局副總工程師,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二、三、四屆副理事長。
吳欽煒長期從事工業(yè)自動化儀表的研究和組織管理工作。曾組織并參加研制電子測量儀、超聲波測量儀、紅外氣體分析儀、巡回檢測裝置等各類新型自動化儀表的研制。參與制定我國工業(yè)儀表總體方案及工業(yè)儀表新產(chǎn)品發(fā)展型譜系列等工作,參與創(chuàng)建我國*個儀器儀表科學研究機構(gòu),是制訂我國工業(yè)自動化儀表型譜系列和總體系的負責人之一,曾多次主持制訂我國儀器儀表和自動化技術與新產(chǎn)品發(fā)展規(guī)劃,參與主編了多種性的工具書。
PSGKC-F真空開關測試儀打印機的使用
1.自檢:
將打印機電源關斷,按住SEL鍵后接通打印機電源,打印機進入自檢測,打印出自檢清單.
2 .運行:
接通打印機電源,打印機走紙三點行后進入待命狀態(tài).此時指示燈亮,表示打印機可以從打印機接口接收數(shù)據(jù)進行打印.
在待合狀態(tài)下,按一下按鍵(時間不超過1秒鐘),指示燈滅,進入離線狀態(tài).再按一下按鍵(時間不超過1秒鐘),指示燈亮,進入待命狀態(tài).在離線狀態(tài)下,打印機忙線為“忙”狀態(tài)不能接收數(shù)據(jù)。不論燈亮還是燈滅,按住按鍵1秒鐘以上打印機開始走紙。走紙時指示燈滅。
打印過程中按一下按鍵,打印機打印完當前行后暫停打印,進入指示燈滅的離線方式。再按一下按鍵(時間不超過1秒鐘)進入在線方式,繼續(xù)打?。淮蛴C暫停時按住按鍵1秒鐘以上打印機開始走紙,可進行上紙操作。
3 .換紙:
翻下打印前蓋,按通打印機電源,打印機走紙三點行后,進入待命狀態(tài),此時指示燈亮。按一下按鍵,指示燈滅,再按住按鍵1秒鐘以上,打印機開始走紙;或直接按住按鍵1秒鐘以上,打印機開始走紙。將打印紙的前端剪成三角形后,將打印紙推入打印機進紙口,打印紙會被打印機卷進。待打印紙從打印機機頭上方出紙口處伸出一段時,按一下按鍵停止走紙,自動進入指示燈亮的待命狀態(tài)。稍用力捏住彈性紙軸的兩端,可將彈性紙軸上的紙卷字裝到紙軸架上。
PSGKC-F真空開關測試儀術語定義
1.合.分時間:
從接到合(分)閘指令瞬間起到所有極觸頭都接觸(分離)瞬間的時間間隔
2.合.分同期性:
各斷口間的觸頭接觸(分離)瞬間的zui大時間差異。
3.彈跳時間:
開關動觸頭與靜觸頭在合(分)閘操作中,從*次合上(分開)開始到zui后穩(wěn)定地合上(分開)為止的時間。
4. 動作時間: (觸頭動作時間)
從接到合(分)閘指令瞬間起到觸頭剛運動瞬間的時間.
5. 彈跳次數(shù):
開關動觸頭與靜觸頭在分(合)閘操作中,分開(合上)的次數(shù)。
6. 彈跳幅度:
開關動觸頭運動過程中,動觸頭的zui大反彈值.
7. 行程:
分、合閘操作中,開關動觸頭起始位置到任一位置的距離。
8. 開距:
分位置時,開關一極的各觸頭之間或其連接的任何導電部分之間的總間隙。
9. 超行程:
合閘操作中,開關觸頭接觸后動觸頭繼續(xù)運動的距離。
10.過行程:
分、合閘操作中,開關動觸頭運動過程中的zui大行程和穩(wěn)定后行程的距離差.
11.剛合(分)速度:
開關合(分) 閘過程中,動觸頭與靜觸頭接觸(分離)瞬間的運動速度
12.平均速度: 開關合(分)閘操作中,動觸頭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行程與時間的比值。
13.金短時間:
在合-分操作中,從所有極各觸頭都接觸瞬間起到隨后的分操作時在所有極中弧觸頭都分離瞬間的時間間隔。
PSGKC-F真空開關測試儀概述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用電的安全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高壓斷路器在電力系統(tǒng)中擔負著控制和保護的雙重任務,其性能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到電力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機械特性參數(shù)是判斷斷路器性能的重要參數(shù)之一。PSGKC-F型高壓開關機械特性測試儀,是我公司依據(jù)的《高壓交流斷路器》GB1984-2003為設計藍本,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yè)標準《高電壓測試設備通用技術條件》第3部分,DL/T846.3-2004高壓開關綜合測試儀為設計依據(jù),為進行各類斷路器動態(tài)分析提供了方便,能夠準確地測量出各種電壓等級的少油、多油、真空、六氟化硫等高壓斷路器的機械動特性參數(shù)。
PSGKC-F真空開關測試儀功能與特點
2.1測試功能
(1) 合(分)閘順序 (12)超行程
(2) 合(分)閘zui大時間 (13)過行程
(3) 三相不同期 (14)剛合(分)速度
(4) 同相不同期 (15)zui大速度
(5) 合(分)閘時間 (16)平均速度
(6) 動作時間 (17)金短時間
(7) 彈跳時間 18)無流時間
(8) 彈跳次數(shù) (19)電流波形曲線(動態(tài))
(9) 彈跳幅度 (20) 時間行程速度動態(tài)曲線(ms)
(10)行程 (21) 時間速度行程動態(tài)曲線(mm)
(11)開距
單位均為: 時間ms 速度 m/s 距離 mm
2.2特點
(1)可做電動操作和手動操作;
(2)適且220KV電壓等級以內(nèi)各種高壓斷路器的機械動特性測試;
(3)可實測行程和自定義行程;
(4)能夠?qū)崿F(xiàn)斷路器的單合、單分、合分、重合,重分操作;
(5)接線方便,操作簡單,操作時只需一次合(分)動作便可得到合(分)全部數(shù)據(jù),可選擇保存50組數(shù)據(jù),提供后期查詢和上傳電腦*保存,也可現(xiàn)場調(diào)閱打印所有數(shù)據(jù)及運動曲線圖;
(6)采用漢字提示以人機對話的方式操作;
(7)數(shù)據(jù)準確,抗干擾性強,體積小,重量輕,美觀大方;
(8)機內(nèi)配有時鐘電路,可顯示當前年、月、日、時、分、秒,即使斷電,也能自動保存設置數(shù)據(jù)及測試數(shù)據(jù);
(9)機內(nèi)帶有延時保護功能,斷路器動作后能自動切斷動作電源,很好的保護了斷路器設備和高壓開關測試儀;
(10)儀器內(nèi)置直流電源,可選擇范圍:30-270V/10A),不存在常規(guī)整流電源輸出瞬間的電壓跌落,用以試驗開關動作電壓非常.
(11)能動態(tài)地為您分析出斷路器每1ms時間內(nèi)的、行程、速度之間的關系;
(12 可配置上傳軟件,實現(xiàn)電腦存檔和網(wǎng)上查閱, 打印。
PSGKC-F真空開關測試儀傳感器的選配
7.1線性電阻傳感器(CWY30-2K型)直線位移:1-35mm
適用對象:真空斷路器
距離范圍:<30mm 誤差:0.1mm
速度:≥5m/s 誤差:0.1m/s
7.2角度位移傳感器(WDS65-1K型)
適用對象:SF6斷路器 角位移:180º
距離范圍:自定 分辯率:0.1º
速度:≥15m/s 分辯率:0.1%
7.3輔助觸點
輔助觸點安裝:
(1)輔助觸點;一定要安裝在開關的動觸頭端或在開關的動觸頭端引出的支架上。
(2)輔助觸點的作用;是用來記錄合閘開始和分閘結(jié)束的時間.
7.4安裝時注意要點:
(1)動觸頭軸線與滑桿軸線間的同軸度誤差≤0.2mm。
(2)盡量使用傳感器中部位置,確定觸頭的分合位置,使動觸頭的行程包含在滑桿的行程中,讓滑桿上下運動時留有緩沖余量。
(3)安裝要緊固可靠,在測試中使傳感器本體與開關本體不能產(chǎn)生相對位移。
(4)傳感器屬于精密電子儀器,各個部位請一定要注意防水防塵,盡量保持干燥清潔。
PSGKC-F真空開關測試儀技術指標
環(huán)境組別:屬GB6587.1-1986《電子測量儀器環(huán)境試驗總綱》中的Ш組儀器.
型式:便攜式 包裝:鋁合金箱
尺寸與重量::
主 機: 440×300×150(mm) 5 (kg)
附 件: 440×300× 80(mm) 3 (kg)
工作電源:AC220V ±10% 頻率:50Hz ±5%
環(huán)境溫度:-10°C~40°C 相對濕度:≤85%
絕緣電阻:≤2MΩ
介電強度:電源進線對機殼能承受1.5KV1分鐘的耐壓測試。
時間測試范圍:1~499.9ms 分辯率:0.01ms 精度≤0.1ms
速度測試范圍:15m/s 分辯率:0.01m/s 精度±1%讀數(shù)+2個字
行程測試范圍:不限 分辯率:0.01mm 精度±1%讀數(shù)+2個字
直流電源選擇范圍: 25-265V/10A 分辯率:1V: 精度≤±1%
PSGKC-F真空開關測試儀日常維護
(1)使用時請妥善保管
(2)運輸使用中請防止重摔、撞擊。
(3)在氣候潮濕地區(qū)或潮濕季節(jié),如長期不用,請每月通電一次,每次約二小時。儀器平時不用時,應儲存在溫度-10~40ºC,相對濕度不超過80%,通風,無腐蝕性氣體的室內(nèi)。
在室外使用時盡可能在遮蔭下操作,以避免液晶光屏長時期在太陽下直曬。
PSGKC-F真空開關測試儀產(chǎn)品的成套性
12.1高壓開關動特性測試儀主機 1臺
12.2高壓開關動特性測試儀附件
(1)直線傳感器,角度傳感器各 1套
(2)傳感器安裝支架 1套
(3)電源線 1根
(4)斷口信號線 2根
(5)合分信號線 1根
(6)接地線 1根
(7)打印紙 2卷
(8)保險絲 4個
(9)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 1本
(10)保修卡 1份
(11)測試報告 1份
(12)合格證 1份
PSGKC-F真空開關測試儀售后服務
本儀器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和企業(yè)標準制造,每一臺儀器都經(jīng)過嚴格的出廠檢驗,并附有產(chǎn)品合格證及保修卡。
我廠可根據(jù)客戶要求定做各種配套支架和特殊測試功能。
本儀器享有12個月的保修期,正常使用損壞的,本公司將免費予以保修。
本儀器實行三包,本公司將長期提供儀器的維護、軟件升級、配件供應等相關服務。
如果在使用中發(fā)現(xiàn)問題,請及時與本廠,送回或寄回本公司修理,請勿自行修理。
揚州品勝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