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3D打印、火星探測,還是半導體材料、芯片、鋰電池以及檢測設備......都離不開科技的進步,科技進步的作用得到了更充分地重視與釋放。在當前和可預見的未來,科技對于生產、生活等方面將繼續(xù)發(fā)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一起來回顧一下7月份都有哪些與科技相關的訊息吧!
激光3D打印創(chuàng)建月球基礎設施
來自德國漢諾威激光中心(LZH)和柏林工業(yè)大學航空航天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表示,他們想要開發(fā)一種能夠在太空中使用的激光飛行模型,并且用激光輻射來融化月球灰塵。換句話說,月球上有大量的月巖粉或風化層,這些可用于3D打印的原材料。
在一個名為“月升”(Moonrise)的項目中,研究人員正在利用人工智能(AI)輔助的激光技術,融化月球灰塵并3D打印出著陸點、道路或建筑物的基建設施。
實際上,科學家們探索了眾多建造“月球村”的設想與研究,不過要實現在月球上自主建造并不容易。眼下研究人員面臨的最關鍵任務,就是使激光適于月球在月球上使用。這也意味著,人工智能必須事先接受訓練,以保證能夠在月球上流暢使用。
科學家設計火星無動力滑翔機
目前,美國宇航局科學家研制一種能在火星表面翱翔的滑翔機,包含一系列導航傳感器,以及相機、溫度和氣體傳感器。最新設計的火星滑翔機能持續(xù)飛行幾天時間,一旦它投入使用,這款無發(fā)動機的滑翔機可用于收集火星大氣和地質數據。
傳統(tǒng)的火星探測器通常依賴太陽能,還需要額外配備電池才能運行?;铏C可以利用火星的自然風,而不需要使用發(fā)動機驅動。工程師們透露,滑翔機還能像長途飛行中的信天翁一樣,使用被稱為“動態(tài)翱翔”的方法飛行,這是利用了水平風速隨地形高度而改變的特性,類似情況在火星上很常見。
借光物質耦合讓暗半導體材料發(fā)光
由奧爾登堡大學牽頭多國聯合研究團隊引入了一種光物質耦合機制,能夠使二維半導體材料鎢二硒化物(WSe2)發(fā)光,這標志著他們在利用光場控制物質的性質這個方面邁出了一步。
據了解,這種材料解決方案能夠提高有機半導體的光學性能,即通過將激光引導到帶有各種光學元件的極薄半導體樣品上,增強了有機半導體的光學特性,可應用于柔性OLED顯示器、太陽能電池、以及用于紡織品的傳感器等。
新型鋰電池在高溫、極寒環(huán)境下工作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 (UCSD)的工程團隊近日研發(fā)了一種新型鋰離子電池,不但在嚴寒和酷熱的溫度下表現良好,而且還可以儲存大量能量。研究人員表示,這主要歸功于全新開發(fā)的電解質,其不僅能在很寬的溫度范圍內用途廣泛且堅固耐用,而且兼容高能陽極和陰極。
首款自校準光子芯片研制成功
澳大利亞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研制出首款自校準光子芯片,其能“變身”數據高速公路上的橋梁,改變當前光學芯片之間的連接狀況,提升數據傳輸的速度,有望促進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汽車等領域的發(fā)展。
芯片的快速可靠重編程可以加快搜索速度,但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克服一些困難,最新的自校準芯片則克服了這一難題。這項研究的一個關鍵挑戰(zhàn)是將所有光學功能集成到一個可“插入”現有基礎設施的設備上。
Sibress公司推出FADS3D柔版檢測設備
柔印測量和分析系統(tǒng)制造商Sibress公司推出了新的FADS3D手持式測量設備,可以用于柔印版材的2D和3D分析。這種新產品還能夠借助半自動模式用于測量金屬背襯光聚合物印刷版材(凸版),即可以使用Z向疊加(聚焦疊加)對捕獲到的數字圖像進行精確的深度測量。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