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智能制造網 智造快訊】2017年談及“人工智能”,閃現在人們腦海里的會是阿里、百度、騰訊等新型互聯網科技公司在無人駕駛、
人臉識別等領域的“翻云覆雨”。2018年已經悄然到來,人工智能將會出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不能低估對于這個世界未來的想象。
近幾年來,人工智能的風暴越刮越猛,在產業(yè)迭代加速的同時也頻頻獲得政策的支持,人工智能板塊的活躍熱度從二級市場傳導到了一級市場的投資中,資本競賽呈現白熱化的態(tài)勢。
從2015年開始,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股權投資呈現出爆發(fā)式增長。來自清科研究中心的統計顯示,大量的投資主要集中在了大數據、
云計算、智能制造、智能金融、模擬識別、自動駕駛等細分領域。
在2017年年底舉行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無人超市、智能互聯汽車、虛擬現實康復設備等“黑科技”紛紛亮相,越來越多實體行業(yè)紛紛變得更加智能化,越來越多的人因此獲益。
科大訊飛輪值總裁胡郁表示,人工智能將從兩個方面來改變我們的生活,一方面是直接改變面向大眾消費者的產品,如手機、玩具、
機器人、智能家居、智能家電等。另一方面是通過人工智能改變各種行業(yè),比如教育、醫(yī)療、公檢法、安全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設等。
人工智能不僅僅是無人駕駛、智能機器人這些看似與人們生活有一些距離的技術,它已開始改變人們的信息獲取渠道。對此,百度副總裁沈抖表示:“每個用戶在手機百度上看到的信息都是不一樣的。基于用戶的閱讀習慣和搜索行為數據,人工智能讓信息流自動為用戶推送他們感興趣的信息。”
此外,人工智能也在輔助人們作出決策。騰訊叮當首款合作智能耳機iBFree2成為人們的“貼身教練”,其內置感應器通過紅外功能掃描外耳處的血液流動速度,計算出心率,用戶可獲知即時運動狀態(tài),心率過高時,就會發(fā)出語音預警。
2017年是人工智能產業(yè)發(fā)展的應用元年,也是中國人工智能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的一年。人工智能的風口追逐,不僅僅是企業(yè)之間的較量,更是國家層面的競爭。當下的中國,人工智能已經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
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隨著《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規(guī)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yè)發(fā)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政策、規(guī)劃接連出臺,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將進入深度融合時期。
2018年1月18日,國家人工智能標準化總體組、專家咨詢組召開成立大會。大會上,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宣布成立國家人工智能標準化總體組、專家咨詢組,負責全面統籌規(guī)劃和協調管理我國人工智能標準化工作。
經過60多年發(fā)展,人工智能如今在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算法等方面取得巨大進步。并且,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的同時,人工智能技術也開始應用于多個行業(yè)及場景中,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機器人等技術已獲得飛速的發(fā)展,實現技術落地。相對來說,中國人工智能研究雖然起步晚,但發(fā)展迅速。在未來的智能時代,生產的功能或將被人工智能取代。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