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智能制造網 市場分析】在IT公司陣營中,近期炒得十分火熱的非華為莫屬。相較于華為等IT公司,互聯(lián)網企業(yè)在云計算市場上的布局也并不落后。而這兩大陣營的加入無疑給運營商所面臨的云市場格局又多添了幾分不確定性。
在9月10日舉辦的2017年世界物聯(lián)網無錫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物聯(lián)網、云計算和大數據三者結合才是真正的未來。物聯(lián)網的核心是聯(lián),其本質是智能化,智能化的目的是讓機器像人一樣去學習。
馬云認為,第三次技術革命將以創(chuàng)新驅動,數據將成為重要的生產資料,云計算將成為一種強大的生產力,互聯(lián)網本身是一種生產關系。而未來大數據的發(fā)展離不開三個主要的要素:互聯(lián)網、大計算和云數據。
從云計算來說,目前云計算已基本形成三個大的陣營:一個是IT公司,比如華為、亞信等公司,主要依托產品能力,提供硬件、軟件、平臺、集成服務等業(yè)務;另一個是互聯(lián)網企業(yè),比如亞馬遜、阿里巴巴、騰訊等公司,主要依托運營、技術和流量優(yōu)勢,業(yè)務遍及IaaS、PaaS、SaaS各層;第三個是運營商,比如中移動、中電信、聯(lián)通等公司,主要依托網絡、數據中心優(yōu)勢,提供IaaS、解決方案等業(yè)務。
在IT公司陣營中,近期炒得十分火熱的非華為莫屬。從年初宣布正式成立Cloud BU,打造公有云服務平臺,到4月份華為高管放言“華為公有云必須三年超過阿里云”,再到9月5日舉行的華為全聯(lián)接大會上,華為輪值CEO郭平表示華為要打造“世界五朵云之一”,可以說不到一年時間內,華為為自己制定了“三年干掉阿里,躋身世界云五強”的宏大目標。
相較于華為等IT公司,互聯(lián)網企業(yè)在云計算市場上的布局也并不落后。在中國云計算市場上,阿里巴巴應該是目前發(fā)展快的互聯(lián)網公司之一。據IDC數據,在2016年,市場排名的阿里云市場份額已高達40.67%。阿里云因為依托電商動態(tài)計算的先天優(yōu)勢,在國內云計算市場發(fā)力較早,再加上每年雙十一的測試,云計算技術能力不容小覷。
前兩者的加入無疑給運營商所面臨的云市場格局又多添了幾分不確定性。電信運營商在過去的十年成就了設備商的同時,為整個國民經濟搭建了一個無所不在的高帶寬網絡,如今隨著大數據和和人工智能的出現,使得云計算技術得以應用前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前景光明,所以瞄準云計算作為藍海的并不只是IT公司、互聯(lián)網企業(yè),還有運營商。
因此在云計算領域,運營商即使不能成為別的幾朵云,至少在本國本土還不應該把城池拱手相讓給其他人。在戰(zhàn)略上運營商必須重新思考云計算對于自己的戰(zhàn)略重要性,并配備足夠的攻城部隊和戰(zhàn)略資源,不只是在組織上,也要在資源投入、生態(tài)建設方面下更多的功夫。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lián)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